中美贸易战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那么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最近看到微博“深圳宁南山”的这篇文章,分析的有理有据,分享给大家。整体来说,目前的贸易战手段对中国有影响,但是没有伤筋动骨,中国也在抓紧时间加快发展。

2019年8月1日,美国政府特朗普又宣布,将从9月1日起对中国出口美国余下的3000亿美元征收10%的关税,这意味着贸易战在继续扩大。

这条消息出来,中美股市都暴跌了,当然了我大A股跌的更惨一点。

我们今天就来来分析下,到2019年8月中美贸易战的进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美国人正在对我国价值大约2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加上9月1日的3000亿美元就是5500亿美元了。

我们需要承认,美国目前已经对华征收的2500亿美元的商品对我们是有伤害的,是有不利影响的,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不利结果是由中美双方共同承担了,那么谁伤的更重呢?

中国制造体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在2500亿美元的25%关税的影响下,

2019年1-7月中国对美国出口1.62万亿元,下降2.1%;

也就是说,2019年1-7月中国竟然对美国出口只下降了300多亿人民币,只下降2.1%(按照人民币计算)。当然了,由于人民币贬值了,按照美元计算的话,下降要多一些,但是也不到10%。应该说,这甚至好于乐观者的预期。

因为在本文后面就可以看到,有的中国对美国出口,通过绕道他国如越南的形式完成了,因此实际上对美国出口按照人民币计算的话甚至可以说并没有下降。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关税对于中国确实有伤害。

在已经征收25%关税的2500亿美元商品,如果考虑按照美元计算出口下降10%的话,那也有2250亿美元一年,意味着一年是500多亿美元的关税。

那么这一年500多亿美元的关税谁来支付呢?实际上是中国企业和美国消费者共同承担了。

那么究竟中国企业和美国消费者各自承担的比例是多少,谁受的伤更多,

不同的报告说法不一,按照中信建投根据2019年1-5月从美国海关进口到岸价格的研究,得出结论是双方承担的大概比例是一半对一半左右,也就是说每年新增的500多亿美元关税,中国企业承担200多亿美元,美国消费者承担200多亿美元,典型的互相伤害。

不过对特朗普政府来说,他们计算的是对美国的总收益,那就是确实从中国公司这里收到了钱,虽然美国消费者也承担了一半关税,但是所有的钱都到了美国政府手里,对于美国政府而言,这是个好买卖。

作为需要用钱的美国政府,这是两笔收益,一笔来自中国企业,一笔来自美国消费者。

像是特朗普宣布9月1日将又对剩下的3000亿美元征收10%的关税,那么理论上特朗普政府又是300亿美元的关税到手(实际由于各种因素不会有那么多),当然了,一部分来自中国出口企业,一部分来自美国消费者。

无怪乎特朗普总是发推特说,我又从中国企业那里收到钱了,如果单纯计算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资金流动的话,确实是这样。

当然,中国肯定也会反击,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国也可以从美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但是我们要知道,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金额并没有太高,2018年一年总共就是1203.4亿美元左右(美国商务部数字),即使我们全部加征25%,总共金额也就是300亿美元,考虑到进口额还会下降,能够征收到的总关税金额也就是200多亿美元,而且一部分还要由中国消费者承担,所以如果单纯的看互相征收关税,我们从美国企业身上征收的关税是不足以弥补我国企业缴纳出口关税的损失的。

为了对对方造成对等的伤害,中国当然也有办法,

那就是直接打击和消灭美国的出口,对美国造成更大的损失,

以弥补我国在关税征收方面的缺口。

我们看下面一组数据:

2019年1-7月中美贸易总值为2.1万亿元,下降8.1%。

其中对美国出口1.62万亿元,下降2.1%;

自美国进口4739.3亿元,下降24%;

对美贸易顺差1.15万亿元,扩大11.1%。

可以看出,首先我国今年前七个月对美国出口按照人民币计算只下降了330亿人民币左右,而美帝对我国的出口竟然大幅下降了1496.6亿人民币。

从出口受损失的情况来看,美国人受的伤更重,我们的关税把相当大一部分的美国进口消灭了。要知道,中国企业虽然向美国缴纳了关税,但是出口下降并不大,我还是能够赚到钱的。

而美国这差不多1500亿人民币的对话出口没了,那么美国企业赚到的钱就是零了。

美国对我国的出口大幅下降,关税当然是一个原因,

我国目前对美国进口商品600亿美元征收5%-25%不等的关税,

但除此之外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汽车,飞机和农产品这三个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三大件,

其中大豆为首的各种农产品是由中国的中粮集团为首的大型企业来安排进口的。

2019年1-5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的金额下降了55.3%,只有人民币327亿元(约48亿美元)。这是策略性减少的结果,

类似的还有从美国的能源进口,也是由中国大型企业来安排的,也是随时可以减少的。

我国选择通过减少农产品进口来打击美国农民,是可以让特朗普政府感觉到痛的一个方法,毕竟是他的大票仓,所以我国在关税之外,也策略性的放弃了大量对美国大豆等各种农产品的进口,转而从巴西等其他国家大规模进口和开拓进口来源。

以俄罗斯为例,2019年7月25日中国海关总署连发两条公告,允许俄罗斯全境大豆进口,并且增加俄罗斯库尔干州的小麦输华

而在2018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大豆81.7万吨,同比增长了64.7%。

2019年1-5月,中国自俄罗斯进口农产品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4.2%。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

简而言之,由于美国对中国出口金额远远低于进口额,导致中国无法同等规模的关税反制,所以中国采取打击美国农产品进口的策略,在关税的市场调节之外,战略性的减少对美国农产品进口。

当然特朗普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在8月1日宣布将在9月1日对中国出口美国剩下的3000亿美元征收10%的关税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我们的代表刚刚从中国回来,他们在那里就未来的贸易协定进行了建设性的会谈。我们原以为三个月前与中国达成了协议,但遗憾的是,中国决定在签署协议前重新谈判。最近,中国同意大量从美国购买农产品,但没有这样做

可见恢复农产品进口是双方谈判的焦点之一,而特朗普指责中国说没有落实购买农产品的承诺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

根据央视8月5日的报道,中国落实大阪G20峰会的结果是认真的,

根据央视援引发改委秘书长丛亮的话,从7月19日到8月2日晚,中国相关企业已买入13万吨美国大豆,12万吨高粱,6万吨小麦,4万吨猪肉及制品,2.5万吨棉花。7.5万吨美国干草,5700吨乳制品,4500吨加工水果,400吨鲜水果。

中国企业已经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申请排除进口加征关税。

中国还没有从美国买入乙醇、玉米、豆油、葡萄酒或啤酒,

是因为这些产品的价格缺乏竞争力。

中国当然不会想当冤大头,买卖还是要公平。

那么我们继续要问了,

针对前三批的2500亿美元商品(第一批340亿美元,第二批160亿美元,第三批2000亿美元)关税,我国是采取反征收关税和策略性减少农产品,能源等美国产品进口来反制。

那么美国人继续在9月1日如期的开征3000亿美元10%的关税,会有什么后果?

我国又如何继续反击呢?

目前已经有的措施是暂停新的美国农产品采购,可见农产品还是重头戏。

下一步,我们可以有三个判断,

第一个判断是中美互征关税,越往后越困难,对己方伤害越大,也就越不划算,这对中美双方都是如此。

什么意思呢?双方都存在大量的高度依赖对方的商品,要么就是对方占了全球海量的产能,要么就是对方的品质,工艺和技术独步天下,处于无可替代的地步。

以美国为例,如果说,目前的2500亿美元前三批(340亿美元+160亿美元+2000亿美元)的关税是中国企业和美国消费者各自承担一半的话,那么由于这2500亿美元都是挑选出来的对美国影响较小的商品,而后续的3000亿美元商品中国的话语权在越来越强。

那么这个关税承担就不是一半一半了,而是更多的由美国消费者来承担。

那么美国对华进口依存度到底有多高呢?

针对这方面,日本内阁府在7月26日发布的报告书《世界经济的潮流》中,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从对华依存度(也就是从中国进口占总进口的比例)来看,

美国政府的额外关税第1轮(2018年7月,340亿美元)为6.2%;

加上集成电路等第2轮(2018年8月,160亿美元)提高至12.5%;

再加上包括食品和家具在内的第3轮(2018年9月及2019年5月,2000亿美元),合计达到20.5%;

等到913000亿美元的开始征收10%的关税,那么累计的从中国进口的依存度就达到了42%,也就是会提高一倍。

也就是说,累计起来5500亿美元的涉及到的进口商品,这些商品有42%是需要从中国进口的,有58%从其他国家进口。

这个数字应该是合理的,因为2018年,美国商务部的统计,美国货物进出口额为42067.9亿美元,其中出口16640.6亿美元;进口25427.3亿美元。

就按照550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计算的话,对中国进口的依存度就达到了21.63%,

但是中国并不会什么东西都出口美国,一般此类研究报告在研究依存度的生活,都会把金额微乎其微(比如从中国进口每年低于5000万美元)的商品种类去掉,

比如说原油,铁矿石,天然气,大豆之类的大宗资源,中国就基本对美国没有出口。

把美国的此类基本不会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去掉,然后计算剩下的商品对中国的进口依存度,日本内阁府报告认为是42%,这个数字总体是合理的。

由于如果3000亿美元开始征税的话,涉及到的对华进口依存度从20.5%提高到42%,提高了一倍,那么对美方的压力和伤害就会大大加大了。

为什么呢?目前为止的四轮关税(340亿+160亿+2000亿+3000亿),美国政府都会邀请企业搞听证会,具体的文件网上都可以下载,我们可以听下美国企业的反馈,他们究竟会有什么损失:

1:大型公司可以考虑搬厂,但是普遍需要数百万,数千万美元,以及1.5-2年左右时间,损失非常大。另外新的供应商准入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而新准入供应商,意味着原来准入中国供应商的资金投入全部作废了,包括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往来中国的飞机票和住宿费,以及购买样品费用都是不小的成本开支。

2:很多领域中国占了全球一大半的产能,而这些产能是中国过去几十年持续数十亿美元甚至数百亿美元投资的结果,全球很难在短时间内在中国以外的地方投资这么大的产能,因此只能接受关税上涨,也只能从中国公司买。

美国公司这个担心是成立的,毕竟5500亿美元商品的平均依存度已经达到了42%,那么必然有非常多的产品依存度高于50%。

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控制了大部分产能,因此中国公司被征收关税,其他国家的供应商一定会针对美国市场涨价。

3:很多领域在中国以外完全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商,

要么就是量很小只有中国公司才生产,你找别的国家的工厂别人也不会为你专门生产这种“小量”产品;要么就是生产工艺和工人技能导致质量和产能达不到中国的水平;

要么就是基础设施无法满足中国工厂的水准,比如有的工厂对电力保障生产的要求很高,而在中国意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很难找到中国这么好的电力供应系统。

还有就是不少产品是完全订制品,除了中国公司未必有其他国家供应商愿意定制。

4:不少产品美国需求并不大,市场只占全球10%甚至不到,中国供应商不做你的生意也没啥损失,也根本没有意愿为了你搬厂,倒是美国进口商会承受巨额关税。

5:由于很多商品中国是无法替代的,而这意味着美国公司需要高价从中国买零部件,但是欧洲,日本等同行却可以从中国买到便宜的零部件,这让美国公司的竞争力大大受损。

6:美国的中小型公司和创业公司,尤其是硬件创业公司,主要零部件都要从世界电子制造基地的中国买,由于创业公司利润率本来就很低,现金流也非常紧张,

由于很多零部件是属于定制设计和制造产品,创业公司根本无法承受供应商涨价25%的冲击,也无力负担搬迁工厂和更换供应商的成本,很可能就此倒闭。

7:很多产品涉及到用户的生命安全,比如说航空零部件,地铁零部件,汽车,头盔,安全绳,建筑物的钢缆和结构件等等,因此没办法随便更换供应商,出事了赔不起,如果征收关税的话只能涨价,但是涨价会影响客户购买选择更便宜的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对客户生命安全不利。

8:大量美国公司和中国供应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如果取消订单将会面额高额损失。

我们可以看下美国对华第一轮开征的340亿美元商品,由于美国企业非常踊跃的申请关税豁免,在这340亿美元中国出口美国商品中,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中国出口美国商品获得了关税豁免,下图来自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经批准了六轮的商品豁免。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7月6日

具体涉及哪些商品就不一一列举了,以最近的7月6日这一批为例,豁免的商品就有110项,看下图就知道,涉及到飞机的气体压缩机金属结构件,还有塑料泵底座(用于保护泵叶轮),泵壳和阀体之类。

这只是首批340亿美元的关税豁免之一,第二轮的160亿美元和第三轮的2000亿美元都有大量的豁免。涉及到数千种商品。

我们可以预计3000亿美元关税落地,美国企业也会大量申请豁免并且得到批准。

因此并不是中国所有输美产品都会加征关税,而是非常大一部分获得豁免。

上文列举的加征关税对美国企业造成的困难,反过来说对中国也是一样,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美国商品都加征关税,实际上我们现在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从5%-25%不等,也就是最低额外加征的也只有5%,

我们也很好理解,很多美国产品在世界无可替代或者占了海量产能,如果对其征收关税那么势必成本绝大部分由我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在经济上对对方影响很小。

第二个判断是,由于我国在进口关税调整和暂停部分美国商品进口方面,武器逐渐用完,因此会在其他的更多方面进行反击,

针对3000亿美元的10%关税的反击,暂停新的美国农产品进口已经发生了。

但是美国2018年出口中国金额总共只有1200亿美元,农产品占了大约20%,占的比例已经够高了,很难再继续暂停进口更多的产品。

当然理论上其实也有其他产品可以暂停进口,比如说美国汽车进口大大提高关税,事实上暂停进口,反正美系汽车并不是必需品,而且汽车工业也是美国制造业的命脉了,美加墨三方的自由贸易协定,汽车就是重中之重。不过总的美系汽车进口金额也没多少钱,中国市场汽车主要还是在本国制造。

其他类似的还有美国的能源产品进口等等,也可以成为反击的筹码。

我国更多的反击方式,

一个是严格控制关键原材料和产品的出口,造成对方损失。

例如稀土就是一个很好的武器,我国的稀土加工技术和产能在全球无可替代,美国人不管是新建厂扩充产能,还是新开发加工技术,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而以美帝目前去工业化的程度,一个富士康威斯康辛建厂都困难重重,对其短时间内建厂不太乐观。

实际上美国政府这次3000亿美元清单里面,仍然没有包括稀土原料;总计5500亿美元的对话加征关税清单里面,只有少数几种稀土,大部分的稀土原料仍然不加征关税。

下图是我在美帝7月2日发布的3000亿美元公告里面的截图,明确指出征税不包括稀土。

也就是说,虽然5500亿美元涵盖了中国几乎所有输出美国的商品,但是美国人明确指出稀土不在加征关税之类,其他还有药品和关键矿物资源。

控制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

也是目前日本对韩国的经济制裁,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制裁方式,用己方的较小损失换取对方的较大损失。中国国家领导人视察稀土加工企业,就是一个信号。

实际上,8月1日特朗普宣布3000亿美元将在9月1日开征之后,像五矿稀土这样的国内稀土股票,第二天(8月2日)就立马涨停。再下一个工作日又涨了5.57%

我们要知道,断供这一招美国人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对我国使用了,中兴,中广核,中核,福建晋华,到现在的华为,对方已经在持续的使用这一武器,并不是我国首先挑起和使用。

一个是精确打击对方的问题企业,

这个我们以前就做过,一个是对高通的垄断行为罚款,一个是否决高通收购NXP。

在中美贸易战中,允许高通收购NXP曾经就是一个筹码,在中美元首会议上,就直接谈到了这个问题。

近来在华为问题上,不少美国企业异常积极的担任了美国的长臂管辖法官,

伟创力公然扣留华为的价值数亿元人民币货物,联邦快递公然将华为的财物转运到美国,给华为造成了重大损失,我国的不可靠实体清单一直没有出炉,也是在评估影响和找一个合适的时机,那么这3000亿美元的10%关税是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公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条(控制关键产品出口,和搞不可靠实体清单),都是美国这样做在先,对我国造成损失在先。预计我国将会继续秉持这一原则:

你对我做了什么,我就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反击,这个反击方式的武器用完,我就用另外一个方式,但是会尽量控制在美国首先挑起战火的领域。我们不会主动开辟新的战场。

第三个判断是:

阻止产业链外迁是应对中美贸易战的核心领域。

不管是我们的技术,军事和经济进步,还是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还是增强对美国出口的竞争力,位于中国本土的产业链都是基础。

中国的工厂因为关税的原因成本上升出口减少,或者多承担了关税成本,都比不上产业链外迁严重。产业链没有了,什么控制关键产品出口,什么中美关税大战,什么反制美方问题企业,这些都没有意义了。

这也是美国政府搞贸易战的目的,

一个是从中国企业获取关税利益,当然这个同时也让美国老百姓和美国企业承担了部分关税

一个是逼迫中国放弃中国制造2025,放弃产业升级,停留在目前的水平;

一个是逼迫中国的产业链外迁,让中国产业空心化;

对于第一条本文前面已经有了分析,中国会如何反制,例如也对美方产品征税,同时策略性减少美国农产品,能源产品等进口,控制关键原材料对美国出口,制裁美方问题企业等等,加大对方损失,使得对等化。

对于第二条,中国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变本加厉”的加大投入研发了,本文后部分会提到,中国绝不可能放弃远大理想。

那么第三条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通过关税和打击中国龙头科技企业,逼迫产业链外迁。

例如华为在5月16日美国禁令之后,海外市场手机销量大跌,造成三星手机销量上升,

三星今年被华为打的节节败退,第一季度全球销量下跌8%,但是到了第二季度华为遭遇禁令之后,三星手机销量竟然上升了7.1%。

而三星手机目前已经大部分在越南制造,然后是印度,在中国的手机工厂在逐渐关闭了。

而和三星不同,华为手机基本都在中国本土制造,本土化零部件供应商的比例也更高,

华为的手机销量出让了一部分给三星,

这实际上是减少了中国本土供应链的制造量。

当然了,中国的企业也在自发的想办法规避产业链外迁,

例如华为等各大国内科技企业,就明确要求供应商需要把工厂放在中国大陆,以保证供应安全,这在多家供应商接受媒体报道时都有印证。

另外就是通过其他办法对美国出口,

2019年1-7月,越南对美国出口额达3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4%;

而同期,越南从中国进口额高达420亿美元,增长率为16.9%,与之对应的是越南对中国出口只增长了0.1%。

所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是很清楚的,大量的中国制造通过绕道越南出口到美国了。

对此美国是不满的,特朗普也直接点名越南,2019年7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来越南特定部分钢铁制品征收最高456%的关税。美国关税大棒的打压引起了越南方面担忧。

8月8月,越南外交部发言人黎氏秋姮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关于越南为阻止外国产品假冒“越南制造”并出口到美国的违法行为所采取措施的提问时表示,

越南坚决预防、阻止和严格处理在越南市场和进出口活动中的商业欺诈和原产地欺诈行为,以保护越南企业和消费者的正当利益。

按照初步方案,越南国内的加工附加值要占据出口产品金额的30%以上,并且要将进口产品完全加工为其他产品,方可被视为“越南制造”,仅通过越南转口的产品将不属于越南制造。可见美国人在想办法堵上其他路径,逼迫中国产业外迁。

同时另外一个是台湾,这也是目前产业链外流的主要方向。

根据台湾7月16日发布的统计信息,其对美国出口今年1-5月大幅增长17.2%

而与之对应的是,

同期台湾对东南亚10国的出口下降10.5%,

对欧盟28国出口下降4.2%,

对中国大陆+香港出口下降9.9%,对日本出口增长2.1%。

同时同期看台湾从中国大陆+香港的进口,仅仅增长了1.7%,可见并不是因为台资企业通过出口台湾再转口美国的方式,而是台资企业直接的把产能和投资回流台湾。

我们也可以从台湾官方发布的台资回流数据得到印证。

按照台湾官方的说法,截止到8月2日,台商今年回台投资累计达102家,累计金额5,047亿元(新台币),下半年预计还有接近2000亿新台币合同案。而台当局本来今年的年度目标为2500亿新台币,后来因为超出预期把目标上调为5000亿新台币,而现在才八个月就又已经超过了。这些投资金额里面今年预计能有大约三分之一落地。

今年第二季度台湾经济增长达到了2.41%,罕见的超过了韩国跃居四小龙之首。

美国将在9月1日开征的3000亿美元中,智能手机(主要是苹果)和笔记本电脑(联想,惠普,戴尔,宏碁)是最大的两个门类,

这两个门类台湾的大型电子代工厂和零部件厂家都占据着重要的生产地位。

台企总体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其从事加工型贸易居多,出口的比例高,同时也提供了不少的就业岗位,那么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这两大超级电子代工产业,台湾厂家会不会因为关税继续转移产能到台湾或者其他地区,这个风险我们是必须要注意的,必要时需要采取行动。

这个采取行动不一定是负面的进行限制,也可以是正面的进行鼓励,优惠和引导其留在大陆。需要双管齐下保证产业链安全。

当然,把完整产业链留在中国,方法也有很多,

第一个就是本土市场是核心,扩大本土市场规模是根本,

本土市场越大,企业越不容易迁走,相反还会吸引国外企业进来投资,我们必须想办法保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毕竟美国进口全球货物,一年也就是2.5万亿美元,差不多十七八万亿人民币,其中从中国的进口2018年是3.16万亿人民币。

而中国一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9年肯定超过40万亿人民币。

今年1-6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为8.4%,只要继续保持增长速度,中国市场吸引力会越来越大。

像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吸引外资总体仍在稳步增长,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47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6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109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

同时庞大的市场规模之外,

本土市场对于本土企业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就是稳定性远好于国外市场,国民对于国产有着天然的偏好,这也是全世界的普遍情况。

华为在今年5月份遭受美国的禁令,结果就非常明显,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大跌,其7月31日最新发布的半年财报,也只是说海外手机销量恢复到禁令前80%的水平。

而在华为最大的市场—中国本土市场,华为手机销量却呈现猛增的状态,这给予了华为极大的支持。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本土市场对中国企业具有全球最高的忠诚度和支持度。

下图来自IDC,2019年第二季度华为的国内市场份额竟然达到了37%,而上年同期为27.4%

第二个是扩大对美国以外市场的出口规模,降低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依赖,当然了,这一条的可控性不如本土市场那么好,毕竟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并不多,而且中国的出口金额已经够高了,想继续大幅增长并不容易。

第三个是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和竞争力水平,由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政府效率,高级智力资源,产业链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是优于其他主要的发展中国家的,继续提升技术水平和品牌化,降低对低人工成本的依赖性,可以削弱企业外迁的动力。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其中本土市场规模和本土产业的技术工艺水平提升两项是根本。

也就是说,我们虽然非常恐惧于和美国打贸易战,每天计算着能对我国造成多大伤害,

然而所有的最有效的解法最后发现还是在我们内部。

本土市场规模越大,对美国出口的重要性就越是降低。

2018年中国国内社消总额是38.1万亿人民币,对美国出口是3.16万亿人民币,实际上我们只要保持消费增长,例如如果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如果能增长8.5%,那就是增加了3.2385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增加一个对美国出口了。

目前国内主要是靠稳房价和大规模减税来提振内需,扩大和刺激居民消费。

最近一两年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形势已经有了好转。

2016-2018年这三年,由于全国范围内房价上涨,曾经出现了全国住户新增的人民币贷款(短期+中长期)金额超过了全年住户人民币存款,负债率不断上升的现象。

而在这之前,我国每年住户部门人民币存款的增长绝对金额都是高于贷款增长的金额的,换句话说就是存的钱多于借的钱,这是能够有效的支撑消费增长的。

我国显然是认识到了问题,从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住不炒,

2017年开始全国范围内采取严格控制房价,

到了2019年上半年,情况开始初步扭转,

住户存款增加6.82万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76万亿元。

国民的存款增加额重新高于新增贷款,扭转了2016-2018年连续三年国民新增存款低于新增贷款总额的情况。

同时由于严控房价和房贷,2017-2019年连续三年的住户年新增贷款总额预计都稳定在七万多亿元,大幅增长的局面不再存在。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经济会议再次强调房住不炒,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是正确的决定。

上表没有包含余额宝和理财通两大互联网金融公司,不过这两个加起来在2019年初的总规模也就是2.5万亿人民币左右,远不能和银行住户存款比。

其他还有股市和各种基金都是投资,

而在新增存款方面,我国的减税和降低社保费率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018年-2019年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小微企业纳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得到了下调,同时也下调了企业缴纳社保的费率,

大大促进了2018年和今年上半年的住户新增存款的增长。

今年我国还会继续推行减税,2019年两会报告的官方说法是2万亿人民币,促进居民的收入提高,为扩大内需提供动力。

另外多说一句,对于本土市场的规模增长,稳房价和减税都是手段,

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最大的隐忧是中国市场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

这又涉及到对趋势的判断。当我们说起中国的人口问题的生活,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论调:

“中国现在不缺人口数量”,“中国人口太多了”

“中国需要的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而不是依靠增加人口数量扩大内需”

实际上,这样的思维没有体现出对趋势的判断,

一个是中国人口已经不可能增加了,而且年轻人口实际上已经处于下降通道。

不要说人口猛增,就是所谓的人口增加的情况在当今的中国已经不存在了。

要实现人口的增长,国民总和生育率要达到2.2以上,也就是一对夫妇要生育2.2个孩子以上。这在当今的中国已经不可能了。

要实现人口增长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假设有20个中国人,要想人口增长,就需要22个孩子,因为有1个人会各种原因(夭折,疾病,车祸,意外)等各种原因退出社会。

考虑丁克+光棍和不婚+不孕不育,最终只有9对夫妻可以生育。

如果有3对夫妻只生一个,那么其他6对夫妻要生育19个孩子,也就是平均3.1个,才能够最终达到2.2的生育率实现增长。

如果有2对夫妻选择只生二胎,那么剩下的4对夫妻要生15个孩子,平均3.5个孩子才能保证2.2的生育率才能实现增长。。

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9年的中国,人口增加或者人口暴增已经是过去式了,是伪命题了。

中国现在的问题早就不是人口猛增和过剩了,而是人口结构在快速老龄化,我们的思想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在今天,当在呼吁计划生育应该彻底转变职能,不再对国民生育进行限制。总会有人拿出印度作为例子,因为他潜意识里还认为如果现在完全放开生育限制,会导致人口像印度一样猛增,实际上这是思维被历史情况固定死了的结果。

中国和印度并不在一个发展阶段了。

从数量上来看,2018年中国人口数量还在增加,但是这是结构性的,老年人的数量在增加,而年轻人的数量在减少。

截至2018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

而从年龄结构上来看,

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729亿人,比上年减少470万人;

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亿人,比上年增加859万人。

从530万人,470万人和859万人三个数字很容易看出,所谓2018年人口数量还在增加530万人,其实是结构性的,增加的部分全部是老年人。

我们的思想,必须随着新形势的变化而刷新。

我们现在一说要取消生育限制并且鼓励生育,立即就会有人反问“难道中国人口还不够多吗?”,这种想法的理论基础是不存在的,彻底取消生育限制和鼓励生育中国人口一样会下降,只不过让曲线更加平缓,可以减少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冲击,同时鼓励政策可以降低育龄年轻夫妻负担。放开二胎的数据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个点。

中国国内,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当提到要扩大内需的时候,他总是会强调是“扩大内需的重点要提高国民收入水平,而不是提高人口数量”,

还会举例子,例如美国就是三亿多人但是GDP总量比中国高,国力比中国强,消费市场和中国几乎不相上下。

其实中国的内部消费金额在2019年就会超过美国,而且之后还会远远超出,这就是我们人口数量占优势的结果。

另外现实中的中国并不存在“提高人口数量”这个选项,已经不具备中国人口数量增长的可能性,不管是取消生育限制还是大力鼓励生育,都不可能使得生育率回到2.2,只不过是让人口下降曲线平缓一点。认为中国人口还会增长,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惯性,是一种错觉。

另外就是,这种说法错误的认为快速和急剧的老龄化不会影响居民收入增长。

而中国现在就在急速的老龄化,这是会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

我们看三个数字就可以了解了解下老龄化的规模。

2018年,中国的军费预算达到了1.107万亿人民币,增长8.1%

2018年,中国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支出总额为4.755万亿人民币,增长17.6%

2018年,我国科技研发(R&D)经费支出为1.96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规模为90.03万亿人民币,这其中5.28%用来支付养老金了。

可以看到,养老金不仅规模上巨大,而且增长率远超GDP,科技支出和军费支出增长。

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支军队,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篮球队,都必须让年轻人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保持战斗力。

除了扩大本土市场规模之外,就是另外提升企业的技术工艺水平和竞争力,给予国产优秀厂家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成长,那么这个现在进展如何呢?

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为不少中国上游的本土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企业,解决了市场的问题。什么意思呢?在以前,中国的下游企业为了保障产品的竞争力,都是采取竞争力最优的选择,即使是国产的上游零部件,只要达不到国外同样的技术水准也无法进入供应商门槛。而在中美贸易战开始之后,事情开始有了变化。

2019年5月31日,国内最大电容器企业之一的江海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美国封杀华为等公司,将促进民族品牌加大对国内元器件供应商的开发和采购,公司也是受益厂商之一,江海股份表示其是华为的合作方,2018年发生了三千多万人民币的交易,而在2019年至少会翻倍,同时公司薄膜电容器、叠成固态高分子电容器及超级电容器在华为逐项认定试验,其可能较快成为公司的最大供货商之一。

同样的还有普遍被国内认为是瓶颈的FPGA芯片,这个需要用于基站。

2019年5月16日,紫光国微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表示,公司子公司紫光同创的FPGA芯片目前已经有几个系列的产品完成了开发,正在提供给客户试用,出货量还较小。

在四天后的5月20日,紫光国微在互动易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参股子公司紫光同创的FPGA产品可以用于通信领域,华为等通信设备厂商是其目标客户,产品可以覆盖其部分需求,目前已经有小批量的出货,发展前景良好。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对于现有的国产厂家,华为加大了采购量,而对于华为目前还没有正式采用的国产芯片厂家,华为已经要求小批量发货试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正向循环。不管是江海股份也好,还是紫光同创也好,不管他们自身的企业素质如何,他们都获得了更多更好的机会。

另外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重大进展,就是中国的存储器产品,在DRAM和NANDFLASH两大存储器类型中,长江存储今年已经率先量产了32层NANDFLASH。

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今年一季度长江存储的月产能已经达到了5000片/月,当然了这只是产能,实际的产出要打折扣。

但是我们都知道长江存储武汉基地的建设产能是30万片/月,也就是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大约1.6%的产能,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当然了由于32层闪存在技术上已经落后,不是市场的主流,我们要看今年年底64层闪存的量产进度情况。无论如何,2019年中国的存储器产业已经真正的第一次上路了。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

在美国的技术封锁大棒面前,中国企业集体性的加强了研发投入。

在华为带动下,2019年中国向半导体产业的研发费用将会大幅飙升。

我们从华为的研发费用增长可以看出来,根据华为公司的财报,其2017年的研发费用投入为897亿元人民币,2018年的研发投入增长到了1015亿元人民币,增长大约10%左右。

而在7月31日华为召开的2019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华为董事长梁华宣布今年华为的研发费用将为1200亿元,在业绩发展受到美国实体清单打击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华为逆势将研发费用提升了20%,超过了2018年的增长幅度。

而这1200亿人民币里面,绝对金额将会投向国产尚不足以替代进口领域,包括华为的自研,以及和供应商进行联合研发。

实际上,只要华为极大投入半导体研发的力度,中国今年的半导体研发投入就会大幅度成长,原因无他,因为华为的体量太大了。

2018年整个中国的R&D投入为19657亿元,也就是说光是华为今年增加的大约185亿人民币研发支出,就接近全中国所有行业研发投入的1%了,而如果只看半导体芯片产业而言,必然是呈现大幅度增长。

类似的还有在负责合肥DRAM存储器联合攻关的兆易创新公司,

2018年兆易创新研发投入达2.3亿元,占营业收入10.24%,比2017年同期大幅增长37.67%

与之对比的是,兆易创新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22.458亿元,比之2017年增长仅为10.65%,对应的2017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仅为8.25%。

研发强度在大大提高。

而针对DRAM研发和制造的合肥长鑫存储公司,根据6月12日日经新闻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报导,合肥长鑫已经重新设计了其DRAM芯片,以尽量减少对美国原产技术的使用。

同时根据长鑫的董事长朱一明在2019年5月15日GSA主办的存储峰会上的演讲,

也首次透露长鑫的技术来源是2009年已经破产的英飞凌旗下的奇梦达公司,长鑫获得了超过1000万份技术资料,总计达2.8 TB的数据。

同时他还在5月份的这个演讲中透露DRAM产品已经累计投片15000片,累计研发和资本投入已经高达25亿美元。

同样还是国内模拟芯片龙头企业之一的圣邦股份,

2018年公司的研发费用是出9265.8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6.19%,较2017年增加了42%

2019年1季度圣邦虽然由于大环境影响,营业总收入1.12亿元,同比下降15.82%,但是研发费用占比竟然大幅度提升到了23.2%,足见当前环境下,不只是下游的终端公司感受到了必须扶持上游的国产芯片企业避免被断供,

同时上游的国产芯片企业的信心也大大增强了,因为他们知道我现在做出来的东西下游的国产厂家一定会给机会,带来的后果就是敢于大幅度的增加研发经费。

另外一个例子是中兴,在2018年受到美国的禁令制裁打击之后,中兴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大大的提高了研发强度。

2017年中兴通讯的营收为1088.2亿元,其中研发投入为129.6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和营收占比为11.9%。

2018年财报显示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855.1亿元,研发投入为109.1亿元人民币,占比为12.8%,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2019年1-3月,中兴通讯营收为222.02亿人民币,研发投入为30.93亿元人民币,研发强度进一步提高到了13.9%

除了上面的电子行业以外,在其他行业我们也在顺利推进。

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大飞机了。

2019年8月1日,C919的104架机首次试飞成功。

这个104就是第一批第4架的意思。

为了顺利的快速完成飞机不同科目的验证飞行,中国计划制造6架C919进行试飞,后面的105架和106架将在今年下半年首飞。之后这6架飞机将会同时不断的进行密集的试飞,争取在2021年开始投入商业飞行,也就是还有2年的时间。

制造六架飞机用于飞行试验,同时在中国商飞收入还很低的情况下,维持中国商飞上万名员工的规模,这都是我们投入产业升级的成本。

另外就是ARJ21-700飞机,到2019年6月28日已经正式商业运营了三周年,累计交付13架,累计载客超过40万人次。

和中国的半导体芯片公司,因为中美贸易战的契机有了进入国产电子巨头产业链的机会,从而得到客户反馈来修改和改进设计类似,

中国的ARJ21民航客机研发能力也伴随商业运营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驾驶舱为例,三年的时间,ARJ驾驶舱从油门的高度,到灯光的亮度,再到按钮的位置,几乎每一个重要的设计都进行了改动。

而在2019年,ARJ21又一次面临“大改”,这次牵扯到了整个航电系统。

成都航空ARJ21机长翁祖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上面的灯,有的工作的时候是亮的,有的却是工作的时候不亮,不工作反而亮。不匹配,飞行员不好分辨。”

中国商飞的设计人员采纳了飞行员的意见,让所有这些灯在工作时都保持熄灭状态。这听起来是一个小变化,实际上却要涉及到上千条线路的改动。

总的来说,从2018年到现在,从数据上来看,国内各大企业,不管是上游还是下游,我们关注的龙头科技公司都在大幅度增加研发费用,走向科技自立和国产化,同时各个领域进展都还比较顺利。

另外美国的外部刺激,让中国企业更加倾向于选择国产,提高了中国企业之间的配合度。

中芯国际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可以明显的观察到中芯国际来自本土的营收比例在不断提高,像2019年第二季度,中芯国际来自中国区的收入就环比上升了25%。

简单的说,对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我们大可以保持淡定。

贸易战从2018年3月开始,到今天已经17个月了,我可以这样说,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比起17个月前又有了提升,和美国的差距是缩小而不是拉大。

以经济实力为例,按照我国6%以上的增速,比起17个月前,我们的实力又增强了大约10%。

我们只要有心,其实可以找出大把我国在这17个月里的进步,

对于中美贸易战,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

扩大我们的本土市场,提升我们的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应该说这两件事我们现在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房价和减税提振收入水平都在坚决的推行,国内各个主要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都在大幅上升。

其余我们需要关注,以及在必要时采取行动,用各种优惠鼓励或者强硬手段遏制一部分企业的产业外迁态势。

以上的事情做了,其实就是对美国最好的反击手段,

例如2019年8月9日,华为在东莞松山湖的全球开发者大会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开始搭载电视终端销售。同时余承东明确宣称,鸿蒙系统随时可以用于手机。再比如C919 实现在2021年如期交付。

这些一件件的科技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小事件大事件不断累积起来,才是真正的美国的战略打击。

至于互相征收关税反制;策略性减少美国农产品,能源或者其他产品的进口,控制关键产品和原材料对美国出口;把美国问题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进行制裁。

这些手段都是战术性手段,

对中美两个都具有强大经济军事实力和高度自主性的大国来说,做这些事情都动摇不了对方的国本。

美国人制裁了半天华为,发现华为虽然年销售额会比预期少增长300亿美元,但是其实也死不了;反过来我国即使控制稀土出口,美国人当然会有损失,但也不可能说美国相关企业就会完全完蛋,你不能说中国不出口稀土了,波音和洛克希德就要关门。

美国人一边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一边忙着一轮又一轮的豁免中国商品;

反过来中国减少美国农产品进口,美国农民暂时痛苦下,美国联邦政府也在用钱去补贴美国农民。

双方真正的竞争在于科技和产业竞争力,而这个不是说美国人靠贸易战就能搞定的。

这也会引出下一个最大的风险,如果美国人发现了依靠这些经济手段无法阻挡中国的科技和产业进步,那么会不会铤而走险采取对抗扩大化。

中国周边,香港,台湾,克什米尔最近都在不断发生事情,这个需要更多的社会科学专家分析。​​​

原文: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04008738488342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Troy小法师原创文章,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

本文链接: https://www.troyqi.com/archives/815/2019年8月中美贸易战简况总结-深圳宁南山/


0 条评论

欢迎留言